A.要求舞弊者在內部審計師制作的供認書上簽字并將其存入工作底稿,向高級管理層詳細報告,請示下一步的行動。 B.不記錄在工作底稿中,因為供認書是主觀的、敏感的,而且可能會成為法律證據(jù),但要向管理層詳細報告,由他們要求法律顧問來制作供認文件。 C.向管理層口頭報告舞弊者的供認情況,并建議他們將其報告給執(zhí)法機關(因為涉嫌犯罪),但不必制成文件記錄。 D.告知舞弊者他們的權利,將他們的供認制成磁帶并向執(zhí)法機關報告犯罪事實。
A.進行調查以確定舞弊程度。 B.與副總裁會談以獲得重要證據(jù)。 C.通知法規(guī)監(jiān)管機構和警察局。 D.將事實報告給總裁和董事會的審計委員會。
A.已在有合理把握的前提下確定存在嚴重舞弊行為。 B.內部審計師發(fā)現(xiàn)可疑活動。 C.已確認存在不規(guī)范的交易活動,并正對其開展調查。 D.已完成對所有涉嫌舞弊的交易進行的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