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某城市引水工程,輸水管道為長980m、DN3500mm鋼管,采用頂管法施工;工作井尺寸為18m×20m,挖深15m,圍護結構為Φ800mm鉆孔灌注樁,設四道支撐。
工作井挖土前,經(jīng)檢測發(fā)現(xiàn)三根鉆孔灌注樁樁身強度偏低,造成圍護結構達不到設計要求。調查結果表明砼的粗、細骨料合格。
頂管施工前,項目部把原施工組織設計確定的頂管分節(jié)長度由6.6m改為8.8m,仍采用原龍門吊下管方案,并準備在現(xiàn)場予以實施。監(jiān)理工程師認為此做法違反有關規(guī)定并存在安全隱患,予以制止。
頂管正常頂進過程中,隨頂程增加,總頂力持續(xù)增加,在頂程達三分之一時,總頂力接近后背設計允許最大荷載。
問題:
1、頂力隨頂程持續(xù)增加的原因是什么?應采取哪些措施處理?
1、因為隨著頂程的增加,頂管管壁與土體的摩擦力也不斷增加,因此頂力也應持續(xù)增加??刹捎媚酀{套或中繼間進行處理。
背景:
某污水廠擴建工程,由原水管線、格柵間、提升泵房、沉砂池、初沉池等組成,承包單位以2250萬元中標。原水管線基底標高為-6.00m(地面標高為±0.00),基底處于砂礫層內,且北鄰S河,地下水位標高為-3.00m.
項目部組建后,經(jīng)測算,該工程人工費為300萬元、材料費1200萬元、施工機械費為250萬元、措施費為80萬元、間接費為130萬元。綜合稅率為341%。
施工前,項目經(jīng)理及相關人員編制了施工方案和成本計劃,并制定了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1)材料成本控制重點是控制主材價格和限額領料。(2)人員工資嚴格執(zhí)行勞動定額。(3)機械使用嚴格執(zhí)行定額管理。
問題:
1.分析背景,確定降水井布置的形式及要求。
2.計算原水管線溝槽施工時地下水位允許標高。
背景:
某大型頂進箱涵工程為三孔箱涵,箱涵總跨度22m,高5m,總長度33.66m,共分三節(jié),需穿越5條既有鐵路站場線;采用鋼板樁后背,箱涵前設鋼刃腳,箱涵頂板位于地面水位下0.6m,箱涵穿越處有一條自來水管需保護。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預制工作坑采用放坡開挖,采用輕型井點降水。
項目部編制了軌道加固方案,采用軌束梁加固線路,以保障列車按正常速度行駛;制定了頂進時對橋(涵)體各部位的測量監(jiān)控方案,經(jīng)項目部技術負責人批準后實施。
按原進度計劃,箱涵頂進在雨季施工前完成。開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緩慢,進度嚴重拖后。預制箱涵達到設計強度并已完成現(xiàn)場線路加固后,頂進施工已進入雨季。項目部加強了降排水工作后開始頂進施工。為搶進度保工期,采用輪式裝載機直接開入箱涵孔內鏟挖開挖面土體,控制開挖面坡度為1:0.65,鋼刃腳進土50mm;根據(jù)土質確定挖土進尺為0.5m,并且在列車運營過程中連續(xù)頂進。箱涵頂進接近正常運營的第一條線路時,遇一場大雨。第二天,正在頂進行施工時,開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問題:
本工程工作坑降水井宜如何布置?根據(jù)背景資料,在頂進作業(yè)時應做哪些降排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