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生來說,由于知識基礎的差異和個性品質(zhì)的不同,對課程也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
比如,新課程提倡的研究性學習,就有很多學生不知所措。一個班少則有四五十人,多則六七十人,要進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難度很大。據(jù)上課教師分析,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只有哪些主動性強的學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學生是跟著走或跟不上。在眾多的課堂實踐活動中,表現(xiàn)突出的只是哪些性格外向的學生,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只能做旁觀者。這種狀況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xiàn)兩極分化。
問題:對于新課程改革中遇到的這個問題,你認為應該如何采取新的方法,調(diào)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使所有學生在教改中收益?
仔細閱讀材料,并根據(jù)要求回答下面的問題。
以下是小學班主任處理違規(guī)事件的一些實例:
作文500字:題為“老師,我有話對你說”,不能寫成“檢討”。
談心里話:不愿寫,就說5分鐘,是坐著談心或辯論,不是罰站認錯。
彌補損失:主動為集體做件好事,不是為班上掃地等等。
剝奪權利:在一定時間內(nèi)剝奪參加小學生喜歡的活動。
接受幫助:講理、激勵、榜樣、“約法三章”等。
結合材料說明班主任在處理班級的違規(guī)事件時應遵循的原則和使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