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學生正趴在樹下興致勃勃地觀察著什么,一位教師看到他們滿身是灰的樣子,生氣地走過去問:“你們在干什么?”
“聽螞蟻唱歌呢。”學生頭也不抬,隨口而答。
“胡說,螞蟻怎會唱歌?”教師的聲音提高了八度。
嚴厲的斥責讓學生猛地從“槐安國”里清醒過來。于是一個個小腦袋耷拉下來,等候老師發(fā)落。只有一個倔強的小家伙還不服氣,小聲嘟囔說:“您又不蹲下來,怎么知道螞蟻不會唱歌?”(本文摘自《人民教育》)
請運用現(xiàn)代教育理論對該教師的行為作出評析。
在倫敦舉行的2000年父母與子女會議上,英國“0至3歲”公司總裁馬修•梅爾梅德說,很多父母熱衷于讓幼兒玩大量的益智玩具,安排幼兒進行各種“開發(fā)智力”的活動,希望借此提高孩子的語言、認知等能力。如果學習壓力過重,幼兒的大腦會不堪重負。這樣,孩子長大后容易對事物缺乏興趣和好奇心,競爭力弱,不善于為人處世。
請談談在實際教育過程中,總有重智育輕體育、重知識輕道德的表現(xiàn),其原因是什么?
目前,我國由于升學競爭和就業(yè)競爭的現(xiàn)實性矛盾,學校教育陷入應試教育的模式中,而這種競爭也影響到學前教育階段,如社會上風行的“零歲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長和幼教機構難以擺脫這種短視的教育做法,表現(xiàn)為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yǎng)、重智力培養(yǎng)輕人格因素培養(yǎng)等錯誤傾向。一些幼兒園迫于家長壓力或經(jīng)濟利益的驅(qū)動,辦起了各式各樣的興趣班、特長班。
請從如何正確理解我國學前教育目標這一角度分析以上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