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閱讀下列材料和具體要求,完成后面的問題。《沁園春·長沙》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第一單元第一篇。這首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詞人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品味意象,感悟詞中闊大的意境,領會詞人主宰大地浮沉的寬廣胸襟和革命氣概。教師為這首詞的教學設計了一個導語:我們以前已經(jīng)學習過毛澤東的詞作《沁園春?雪》,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背誦。播放有關秋風、秋葉飄落的畫面,你看到里面的景象,感受如何呢?(蕭條、冷清、凄涼……)你會聯(lián)想到有關“秋”的哪些詩句呢?(調(diào)動學生的積累,如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劉禹錫的“自古逢秋悲寂寥”……)可見,大家積累面很廣,聯(lián)想的詩句很多。(激勵肯定學生)從這些詩句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代文人常常把“秋”與“悲”“愁”聯(lián)系在一起。那我們來看一下,毛澤東筆下的秋景是怎樣的?又展現(xiàn)了他怎樣的情懷呢?讓我們一起賞析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長沙》。對上述案例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指導,有針對性
B.由圖片與詩句結(jié)合的方法導入課文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C.以詩歌語言學習為重點,關注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D.回憶初中所學的《沁園春?雪》以及回憶與“秋”有關的詩句,這一教學起點的確立,為本課教學的展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題目列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單項選擇題

下面是某老師設計的杜甫《登高》(人教版必修三)導語,對此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ǎ?。師:請大家想象老師講的故事的畫面:一千二百多年前,一個秋風蕭瑟的季節(jié),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前后。夔州,長江邊。大風凜冽地吹著,吹得江邊萬木凋零,樹葉在空中簌簌下落。江水滾滾翻騰,刷刷地向前沖擊。凄冷的風中,孤島在盤旋,猿在哀鳴--這時,一個衣衫襤褸、老眼渾濁、蓬頭垢面的老人慢慢地爬上山來,步履艱難,跌跌撞撞……這位老人,曾經(jīng)豪情萬丈,志在報國;這位老人,曾經(jīng)渴望“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這位老人,才華橫溢,“語不驚人死不休”;這位老人,無論窮達,都不忘兼濟天下。然而蒼天弄人,他一生數(shù)起數(shù)落,郁郁不得志。重陽節(jié),本是登高祈禱、家人團聚的節(jié)日,而年過半百、滿身疾病的他卻面對處在戰(zhàn)亂之中的國家,面對萬里之遙的故鄉(xiāng),面對漫天飄灑的落葉,面對滾滾翻騰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聲高吟……大家應該猜到,這位老人是誰了吧?

A.抓住了《登高》一詩沉郁頓挫的特點,導語設計與詩的風格一致,烘托了氣氛
B.這個設計沒有回顧已有的知識,不符合導語設計的原則,不利于本節(jié)課對新知識的講解
C.以故事的形式講述,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更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氣氛
D.這個設計畫面感強,能讓學生展開想象,這也正是詩歌鑒賞的重要內(nèi)容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