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題庫
網課
在線???/a>
桌面端
登錄
搜標題
搜題干
搜選項
0
/ 200字
搜索
單項選擇題
1842—1846年,中國茶的出口增長了一倍,絲的出口增長近5倍。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長55%,絲的出口又增3倍多。除傳統(tǒng)的絲茶貿易之外,駝毛、羊皮、羊毛、牛皮、豬鬃、錫、豆類、原棉等新品種不斷擴大輸出,特別是錫和豬鬃,由于英國的需求增加,成為對外貿易的搶手貨。這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A.農產品日益商品化
B.中國逐步卷入世界市場
C.小農經濟已經解體
D.中國對外貿易處于順差
點擊查看答案&解析
在線練習
手機看題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單項選擇題
上海地區(qū)在明代已形成高度市場化的“棉七稻三”農業(yè)種植結構,至清末民初棉花種植比重則降至1/3左右,但家織土布在當?shù)厝源罅看嬖?,出現(xiàn)“近雖機器織布盛行”而“邑人„„大率多用土布”的情形。下列不能幫助我們理解上述現(xiàn)象的是()
A.年輕人入城做工,留守老弱耕織為生
B.機織布價高,家織布可減輕家庭負擔
C.用洋紗織土布削弱機織布的價格優(yōu)勢
D.小農經濟的封閉性及解體速度的緩慢
點擊查看答案&解析
手機看題
單項選擇題
張之洞說:“現(xiàn)在洋商已準在內地設廠制造土貨,無從禁阻,愈開愈多,華商更難覓生計,即使日后續(xù)開,已著著落后。莫若議與洋商合辦,既免占我全利,并可學其工藝,此亦補救漏卮之一法?!辈牧媳砻鲝堉矗ǎ?/h4>
A.主張中外合作辦廠以圖求富自強
B.認為“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不合時宜
C.通過民間辦廠以解決人民生計
D.力圖保護自然經濟
點擊查看答案&解析
手機看題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