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題庫
網(wǎng)課
在線???/a>
桌面端
登錄
搜標題
搜題干
搜選項
0
/ 200字
搜索
單項選擇題
中國古代有許多關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國使眾莫若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兩措,政不二門,以法治國”?,F(xiàn)代社會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對政府權力及對人民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政府與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項中對上述兩種“法治”的理解正確的是()
A.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
B.兩者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C.兩者都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
點擊查看答案&解析
在線練習
手機看題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單項選擇題
元代廢除尚書、門下省,以中書省為最高的行政機關,其長官中書令一職,由皇太子親任。“惟皇太子立,必兼中書令”,中書令之下,才設丞相。元朝中央機構的這種設置()
A.進一步削弱了地方權力
B.有利于統(tǒng)治遼闊的帝國
C.與行省制度相互配合
D.進一步強化了君主專制
點擊查看答案&解析
手機看題
單項選擇題
據(jù)清代有關資料統(tǒng)計,當時五代之內均無功名的布衣子弟在科舉錄取的總人數(shù)中,約占13.33%,父輩一代無功名的布衣子弟約占33.44%。這一社會流動的速率,同20世紀號稱自由之邦的美國大體相當。這種“社會流動”()①為民眾提供了參與權力的平臺②有利于擴大統(tǒng)治基礎③給社會帶來一定的生機和活力④有利于政府網(wǎng)羅人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點擊查看答案&解析
手機看題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