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致病基因定位于1q21 B.大部分患者Xp22.3上編碼類固醇硫酸酯酶(STS)的基因缺失 C.與染色體14q11.2的谷氨酰胺轉(zhuǎn)移酶1(TGM1)基因突變、缺失、插入有關 D.定位于12q13.3、17q21.2的角蛋白1(KRT1)和角蛋白10(KRT10)基因突變 E.由多個基因如TGM1基因、12-R脂氧合酶基因等突變有關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A.尿檢紅細胞個數(shù) B.24小時尿蛋白定量 C.ANA滴度 D.水腫輕重程度 E.高血壓
A.板層狀魚鱗病 B.嬰兒魚鱗病 C.遺傳性尋常型魚鱗病 D.X性連鎖的魚鱗病 E.表皮松解性角化過度型魚鱗病
A.該研究是為了增進醫(yī)學對人體的了解 B.該研究是當時戰(zhàn)爭時期的特殊需要 C.參加試驗的醫(yī)學工作者也是迫于無奈,不得已而為之 D.該行為違背了醫(yī)學科研的根本目的 E.該行為雖然偏離了醫(yī)學科研的正確方向,但也為醫(yī)學研究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
A.應受到譴責,因為研究者違背了人體實驗的知情同意原則 B.不應受到譴責,因為每個人都有推動醫(yī)學發(fā)展的義務 C.不應受到譴責,研究者有責任進行科學研究以推動醫(yī)學的發(fā)展 D.應受到譴責,因為研究者沒有向受試者進行耐心細致的說服工作 E.不應受到譴責,因為受試者在實驗中得到了足夠多的物質(zhì)補償
A.短波紫外線(180~280nm) B.中波紫外線(280~320nm) C.長波紫外線(320~400nm) D.可見光(400~760nm) E.紅外線(>760nm)
A.1% B.5% C.10% D.15% E.20%
A.龍膽紫 B.氧化鋅 C.水楊酸 D.硫黃 E.10%硫黃軟膏
A.接觸傳播 B.飛沫傳播 C.血液傳播 D.消化道傳播 E.呼吸道傳播